欢迎访问马拉松老兵俱乐部
客服热线: -

马拉松老兵俱乐部

科学健身、健康饮食、快乐奔跑、幸福生活。

决定跑步经济性与跑步成绩的关键“跑动技术” [复制链接]

001 | 2023-04-16 17:06 142 1
众所周知,跑动技术与跑步经济性(RE)以及跑步能力(跑步运动表现)之间有着直接的关系。跑步运动员一直致力于运用各种跑步技术,来提升自己的跑步成绩。然而,整体的跑动技术能力,以及单个跑动技术要素,对于跑步经济性(RE)以及跑步成绩(跑步运动表现)的影响度又是多少呢?
如果我们能知道这些单个因素对跑步的影响程度,那么,对于初跑者来说,是否就可以抓大放小,先解决主要矛盾,快速提高跑步经济性和跑步成绩?而对于跑步成绩遇到瓶颈的准精英跑者来说,是否就可以精准的去“抠细节”,从而突破瓶颈呢?
2017年一篇发表在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运动与锻炼中的医学与科学》杂志中的文章Running Technique, Economy, And Performance《跑动技术,经济性与成绩》通过对97名不同竞技水平的耐力性跑步运动员(47名女性,50名男性)的研究,对单项跑动技术与跑步经济性和跑步成绩之间的关系,做了如下探究:
97名耐力跑步者,使用跑步机进行递增负荷试验(每4分钟作为一个阶段,每个阶段速度提升1 km/h),直至力竭。试验过程中,全程测量:全身的三维运动学数据,收集呼吸气体以确定能量消耗,记录出现乳酸拐点时的跑动速度,记录五类运动学指标(垂直振幅、制动力、姿势、步幅以及下肢关节角度等24个变量)和运动能量成本(LEc)在10-12 km/h(出现乳酸拐点之前的最高跑动速度)上的平均值。跑步运动表现以季度最佳成绩(SB)进行记录,男女性别差异通过标准分数(z-score)进行了校准。
结果发现:
  • 许多运动学变量与跑步经济性和跑步成绩相关。其中与跑步经济性(LEc)相关的有 19个变量;与跑步成绩(SB)相关的有11个变量。
  • 其中的三个变量:着地期间(支撑期)髋部的垂直振幅,着地期间的最小膝关节角度,和髋部最小水平速度,解释了39%的跑步经济性的可变性。
  • 其中的四个变量:髋部最小水平速度、小腿着地角着地时刻,小腿与矢状面的夹角)、着地指数(Duty Factor,跑步是一个周期性运动,周期中髋点随时间变化而发生位移所形成的波形的持续时间与重复周期之比值,即着地指数)和躯干前倾角,结合起来解释了31%的跑步成绩(SB时间)可变性

图片

关键跑动技术对于跑步经济性与跑步成绩的的影响程度比例)

这项研究提供了新的和强有力的证据,证明了:决定跑步经济性与跑步能力的跑动技术因素有哪些,它们的影响程度又分别有多少。因此,我们强烈建议跑者和教练,关注这些跑动技术因素,测量并评估这些技术参数,个性化的制定跑步训练计划,切实有效提高跑步成绩。

网友评论

正在加载评论数据...
      评论请先登录,或注册
      相关推荐